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从3P模式到任务型教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节从3P模式到任务型教学

    一、 借助任务的教学(tasksupported)

    如前所述,练习可分为机械性练习、半机械性练习、准交际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www.Pinwenba.com在3P模式的三个阶段,其实始终贯穿着练习。只是练习的性质不同:展示阶段,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是机械性练习;在练习阶段,主要进行半机械性、准交际性练习;在表达阶段,进行的是交际性练习(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称为“任务的年代”。随着“任务”的概念引入传统教学,一些教师在3P模式的第三阶段——“表达”阶段——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任务,这就是“借助任务的教学(tasksupported)”。也就是说,“借助任务的教学”,是一种改良了的3P教学模式。

    在一些汉语教材中,已经可以看到“借助”任务的3P模式的教学设计。如马箭飞主编《汉语口语速成》在前言中指出:“我们试图吸收任务教学法的一些经验,力求每一课书都能让学生掌握并应用一项或几项交际项目,学会交际中所应使用的基本的话语和规则,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以该教材《入门篇(上)》为例,每课分为“生词”、“课文”、“注释”、“语法”、“综合练习”五个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书第四部分“语法”中,并不只是像传统的教材那样,只是语法的讲解,而是包括大量的结构形式方面的练习。该书的特色在于,除了上述练习以外,还有第五部分“综合练习”,该部分基本上是一些交际性练习,大多具有“任务”的特点。如第十课“现在几点”,包括以下部分:

    一、 生词(略)

    二、 课文(略)

    三、 注释(略)

    四、 语法

    (一) 钟点的读法

    练习(略)

    (二) 年、月、日及星期表达法

    练习

    看图进行替换练习:

    今天几月几号?

    今天7月22号。

    今天星期几?

    今天星期三。

    1998年

    7月22日

    星期三

    1998年

    7月19日

    星期日大前天

    1998年

    7月20日

    星期一前天

    1998年

    7月21日

    星期二昨天

    1998年

    7月23日

    星期四明天

    五、 综合练习

    1 把你看到的这个通知告诉你的朋友。

    通知

    太极拳学习班7月27日开始,8月14日结束。每星期一、三、五下午4:15 — 5:45。

    7月27日上午8:00 — 11:30 在留学生办公室报名。

    留学生办公室

    1998年7月22日

    (引自马箭飞主编《汉语口语速成》(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语法部分的练习是个机械性的练习,着重在语言表达形式,而综合练习部分的练习,符合我们对于“任务”的定义。在课文里,这一任务是与相应的语法点教学结合起来的,是为语法教学服务的,但是,它同时是一个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是一个“任务”。

    二、 基于任务的教学(taskbased)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把任务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把任务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把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

    从课堂教学内容来说,传统的教学是把语言切割为一个个项目来作为教学单位,而任务型教学是把任务作为教学单位,当然,如何设计任务,如何确定任务的难度,如何选择适当的任务,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课堂教学的实施来看,传统的教学是采取三个阶段,即如上所述的3P模式,任务型教学也是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然而三个阶段的内容与3P模式的三个阶段截然不同。任务型教学的三个阶段是:

    任务前:为学生进行某一任务做好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事一个类似的任务,提供一个类似的样品,或者干脆就直接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交际任务,帮助学生进行准备排练等。

    任务中:学习者在虚拟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某个交际任务。

    任务后:教师对学习者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讲评。

    下面看一个例子。

    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