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3 吴汉绝杀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首先,刘秀派出专人找吴汉诫勉谈话,并手谕刘尚,对他严厉训斥,要求立即停止屠城。

    他在手谕中说:“人家投降几天了,官僚、百姓都很顺从,你们还大开杀戒,放兵纵火,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听着都让人鼻酸!”

    而其次,刘秀安排优待巴蜀一带顾大局、识大体的干部和忠义人士。

    为了进一步收揽人心,刘秀大力开展针对当地精英人物的笼络工作。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原公孙述的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曾经力劝公孙述归顺刘秀,但公孙述不从,两人为此忧郁而死。

    刘秀下诏,分别追赠两人为太常、光禄勋,并且按照相应的级别和规格给两人隆重改葬。

    第三,刘秀对于投诚过来的干部决不歧视、一视同仁,量才录用、给职给权。

    比如程乌、李育等人弃暗投明,刘秀都作出了妥当的安排。

    总之,刘秀在吴汉几乎踏平成都时,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化解了本来十分尖锐的矛盾,打消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疑虑,稳定了社会政治秩序。

    (于是西土咸悦,莫不归心焉。)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儿,我们不妨再给大家介绍2位志节之士,看这哥儿俩的表现,以及公孙述、刘秀分别是怎么对待他们的,我们似乎更好理解败者为败、胜者为胜的缘由。

    一是谯玄。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今属四川)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精通《易经》、《春秋》而成为名儒。

    他早年在州郡机关上班,前汉成帝是被选拔到中央机关工作,平帝时任朝廷参议(中散大夫)。

    王莽主政时,老谯很看不惯,耻于为伍,就辞职回家,变姓埋名隐居起来。

    很显然,老谯是一位很有性格的学者型干部。

    公孙述称帝后,慕名招募老谯出来做官,其实也就是借他的名气来装潢门面。

    老谯虽然人归隐江湖,但对时局、对公孙述也是了解的,坚决不跟他玩儿。很可能,在老谯眼里,公孙述就是王莽再世。

    公孙述多次邀请,老谯都不出来。

    公孙述恼了,撕下伪君子的面纱,派使者带着礼物和毒药去找老谯,明确交代:让谯玄赶紧接受礼聘,出来做官;要不,就给他喝毒药,毒死他!

    时任巴郡太守觉得这样对待一位大知识分子有点缺德,就让使者先歇着,自己带着有关手续和东西来找老谯。

    在老谯家,太守想劝老谯,说:“您志节高尚,举世闻名,就是朝廷也很看重您。希望您还是遵从安排,以免惹祸上身。”

    老谯很不含糊,仰天长叹,说:

    “唐尧那么圣明,许由尚且耻于做官;武王那么美德,伯夷尚且不食周粟!他(公孙述)是什么人、我谯玄是什么人?我就是要保全自己的节操,不与为伍,虽死无憾!”

    他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我就是死去,也不跟你们玩儿!

    于是,他很坦然地、很主动地要求喝毒药。

    正在这时候,老谯的儿子谯瑛立即跪地叩头,泣血发誓,为老爸求情,要求自己拿出一笔钱来,为老爸赎命。

    太守本来就心有同情,但又做不了主,只能请示公孙述。

    公孙述一看事情弄到这个份儿上,想想还有一笔钱可以赚,就同意了谯家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老谯才得以继续隐居田泽。

    这就是公孙述的流氓政治!

    本来,公孙述请人家跟着自己干、人家不干,这并没有什么,也就像老谯说的,即使唐尧、周武王那样贤明的君主,也有人不跟他玩儿;而他的不跟我玩儿就毒死你,则完全是流氓哲学;至于他的拿钱来就可以赎命,更是彻底的无耻了。

    政治流氓玩儿流氓政治,在王莽那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公孙述作为王莽亲手提拔的干部和政治信徒,则进一步给予发扬光大。

    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普天之下,几乎没有谁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唯独老谯严格教育自己的几个孩子,一定要勤奋学习、研读经书。

    (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

    老谯于公元35年逝世,次年公孙述玩儿完。

    刘秀知道谯玄的事迹后,颇为感动,立即命令巴郡的官员用中牢之礼祭奠谯玄。这是一种仅次于皇帝和王侯太牢之礼的规格。

    当然,刘秀还同时安排,从财政上把老谯家当年赎命的钱还给他们。

    二是李业。

    李业字巨游,广汉郡梓潼(今属四川)人。他少年时就表现出远大的志向和高洁的情操,精通《鲁时》,也是一位名儒。

    这位李老师的情况跟谯玄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