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二天醒来,不见了黄二和那女人。二人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厨房里冷锅冷灶,连个剩饭剩菜都不见,开水瓶空空如也。牟雨和江教授实在纳闷,这是过日子的山里人家么?还好包里还剩着路上备的麦片和火腿肠。无奈,饥肠辘辘之下,只好抓一把麦片塞进嘴里,咬两口火腿肠,就着冷水吞嚼了下去。想着主人估计是有急事要忙,师生二人便在房前屋后转转。出得门来,一阵山风吹过,透心儿凉。外套昨晚被黄二借走,御寒的就剩一件毛衣。幸好,多带了一套秋衣秋裤赶紧穿上,外面罩件衬衣,再套上厚毛衣。站在有太阳的地方,算是将将够抵挡得住寒风。

    黄二的家在山的一隅,四下看不见别的人家。风景倒是不错,青山绿水。若只是一次结伴远足,这难得的不染人间烟火的景致倒是叫人陶醉不已。可眼下,牟雨却难有释怀欣赏的情绪。回头想想,当时自己也太轻率了,怎么就凭着一个几乎没有打过交道的远房亲戚的一封信,就跟着这个完全不认识的黄二,来到如此与世隔绝的地方。心头不免惶惶,眼前的美景便也索然,牟雨不禁懊恼起来。

    江教授沉稳,看出牟雨心中的忐忑,笑笑说:“没事的。不如我们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一段。昨天来的时候,虽然已近黄昏,路上还是看见有几户人家的。”

    于是两人往回走。走动起来,有了念想,心里便踏实多了。呼吸着清冷新鲜的空气,牟雨的情绪也稍微平复了一些。转过一弯山路,眼前现出一户像样的人家。泥墙灰瓦,碎陶片砌成矮矮的院墙,院子里种着桔子树和桂花树,满院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煞是好看,给灰暗的冬日平添了几分生气,地上还晒着花生。看样子这户人家比黄二家的条件好了不止一个档次。二人信步走上前去,突然一阵急促的狗叫声,吓得二人赶忙停住了脚步,只见一只猛犬正目光炯炯警觉地盯着他们。

    二人心头一紧,正不知如何是好,就见一位老者从屋内踱步走了出来,冲着狗摆了摆手,说道:“趴下,趴下,吓到贵客啦。”江教授也赶紧含笑拱手:“打扰打扰,我们昨晚刚到这里,走路口渴了,想跟老人家讨碗热水喝。冒犯啦!”

    老者微微一笑,“客气客气,农村里喝口热水哪里用讨。坐,坐,我这就给你们二位倒水去。”江教授拉着牟雨在院子里的小竹椅上坐了下来。

    远看像老者,其实走近再看,其举止言谈、眉目神情,估计也就五十来岁。老者很热情,用搪瓷缸子泡了两杯酽酽的茶,很快就端了出来。茶特别浓,一杯子茶水看起来倒约摸有半杯子的茶叶。一口喝下去,奇苦无比,喝得牟雨直皱眉毛,直撇嘴。老人呵呵笑了一下,“莫怪,莫怪。我们这里产茶,还是抗癌的硒茶,现在很出名的,所以放得多了一点。我们平时喝习惯了,不放这么浓,都品不出味道,不叫喝茶。你们这个已经算放的少的了。多喝上两口,适应了,就可以慢慢地品出甜味来了……”老者一副慈祥熟络的样子,看样子已经听说了两人的来历。村子里若是来了外人,特别是像他们这样“高档次”的人,从来都是一日千里地传。这倒充分满足了作为主人的黄二的虚荣心。二人硬着头皮,继续抿了几口,确实越喝越甜,回甘十足。

    这师生俩一早上就着冷水啃了几口干粮,感觉肠胃一直纠结着不舒服,几口热茶一下肚,顿时五脏六腑都热乎乎地熨贴了。两人连连向主人谢茶。老者自我介绍,姓蔡名林。牟雨有点吃惊,原以为一村子的人都姓黄的。蔡林猜出牟雨吃惊的原因,略带尴尬地笑笑说:“我是外姓。”江教授有见识,知道“外姓”在恩施地区说明什么。外姓那就是“倒插门”,也就是到女方家入赘的男子,即低人一等的男人。他们的家庭地位低,连儿女都要跟着母姓。在农村的“社会生活”里,一般是夹起尾巴做人的角色。

    江教授轻轻把话岔开,“听黄二说,这村里有高人,可以把屋子都抬起来啊。”

    蔡林眉毛都不抬,云淡风轻地飘出一句,“是啊。说的就是我这间屋。”

    江教授和牟雨触电般一跃而起,“啊???”

    “是的,你们过来看这墙角……”

    江教授和牟雨连忙紧几步跟到墙根,果然看到墙角有几寸墙基的颜色不太一样。那条线,经年之后已经不再清晰,但细看仍然可辨。南边的墙基线高出地面有好几寸,北边的墙基线却基本没动。就是说,整个屋子原来是斜的,后来被人,或者说被一股力量,在南墙这边抬起了几寸,这才放平……整幢屋子被人从地里拔出了几公分——如果眼睛没有欺骗自己的话!当然,如果是有人故意搞障眼法,人为造一条痕迹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牟雨脑袋“嗡”的一下子,脖子后面凉飕飕的。啊~~真有此事?!科学定理到哪里去了?就是现代机械也不可能把这么大一栋房子硬生生地从地底下拉起来,然后再端端正正地摆平啊。天哪,是障眼法、恶作剧、还是活见鬼?

    这显然也出乎江教授的意料,用有点哆嗦的手摸着那条斜斜的纹理,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见多识广的江教授才回过神来,问蔡林:“您认识那个法师吗?”

    “当然认识,算起来还是远亲呢。”蔡林略带得意地说。这样的山沟沟里,几乎人人都能拉得上亲戚关系。

    “这个,这个……您听说过《鲁班书》吗?”

    “嗯,听说那个法师修练的就是《鲁班书》。”

    江教授几乎是扑上去的,一把紧抓住蔡林的手激动地说,“您能带我们去拜访这位法师吗?不瞒您说,我们正是为寻访此书而来的。我在中南大学教书,这是我的学生,耽误你事情的话,我,我们可以付误工钱。”

    蔡林显然觉得这一老一少不简单,对一本书能有这么大的兴趣,千里迢迢寻访到深山里来。沉吟了一下,说:“难得难得。难得你们远道而来,也难得你们碰巧到我家里来喝茶,这就是缘份啊。可是路有点远哦,要翻过几座山,在公路的另一边。从这里走过去得要三四个钟头,你们能不能吃得消啊?”

    “吃得消!你看我们不都穿着运动鞋吗?专门准备着走的。”

    “好!难得您这样的大教授对我们山沟沟里的寻常事有这么大的兴趣,我今天就陪你们走一遭!”

    真是“铁鞋踏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蔡林健步如飞,在前面带路,牟雨断后,把江教授护在中间。江教授经常出野外考察民俗文化,走路自然不在话下。牟雨年轻,拼个火力壮。为了赶时间,一行三人走得很快。在又窄又险的山路上,牟雨和江教授必须全神贯注。所以,除了蔡林不时地提醒需要特别留神的路段,牟雨偶然关心一下江教授是否需要歇息修整,几个人一路并无太多言语。

    一通好走,差不多走了三个小时,终于爬到了一座大山的半山腰。

    蔡林远远地一指,“喏,那座房子便是。”

    已走得浑身是汗的两人顾不上喘息,最后的一段路几乎是兴奋地一路小跑。可走到近前,两人的心却一下子沉了下去……

    这哪里能叫房子?简直就是残垣断壁。正中的堂屋几乎要倒了,半段椽子从垮了一半的房顶上斜伸下来,说是门不如说是洞。右侧一间厢房看起来倒是完整的,可里面也是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

    蔡林跑到房前屋后大叫了几声,“黄老哥,黄老哥”,从屋后山坡上走下来一个老头子,目测六十来岁。灰头土脸,脏兮兮的衣服上破了好几个洞,都能清楚地看见里面黑乎乎的棉花。不过这老头倒是精神矍铄、脸色沉静、目光如炬。不一会儿,山上又风风火火地跑下一个人来。看不出年纪,体态却像个年轻姑娘。衣服穿得齐整一些,上上下下十来个补丁。一跑过来,也不认生,噌噌地窜到牟雨身边,摸他的毛衣,还蹲下身摸他那双江教授送给他的运动鞋。一副毫不掩饰的无比崇拜羡慕的表情。

    黄老头无可奈何地笑笑说:“这是我女娃。你们不要见怪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