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牟雨是大一下学期到中南大学跨校选课的。那段时间正是他最孤寂、最绝望的时候。只知道“绿裙子”在中南大学,其它一无所知。他选古代汉语并不是因为对这门课有多么热爱,仅仅是想给自己制造一个经常出现在中南大学的合理身份。

    上了这门课后,他才发现竟然捡了一个宝。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江教授,一站上讲台就突然变成了一尊神。虽然讲的是古代汉语,可是古今中外,历史地理,大史野传,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各种史料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引经据典毫不费力。听得牟雨神魂颠倒,如醉如痴。就如同一位神厨,几味看似寻常的食材,各取几分,经他的巧手摆弄一番,凑在一起便成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绝世好菜。牟雨对江教授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是,这江教授课是讲得极好,考起试来却极其熬人。想死记硬背就能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出的试题相当灵活,往往是讲课时一笔带过,甚至没有讲过的东西。只有把江教授给出的参考书目读完读通,读懂悟透,甚至会举一反三的学生才能考得好,难度相当大。再说那个书单,就连中文系的学生都不敢说看透彻了。更别说对牟雨这么一个汉大地球物理系的学生了。本专业的课都要全力应付,古代汉语的课外阅读书基本就挪不出时间来看。再加上来回跑,路远,偶尔还要在图书馆值班,不免落下了几节课。这不,期末考试卷一发下来,他就完全傻了。

    江教授其实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唯一的从汉大过来选课的学生。这年头能对古代汉语产生兴趣的年轻人本来就寥寥无几,而且还是地球物理专业的,更是以稀为贵,少而弥珍。特别是看他听课那个投入劲儿,跟着自己的抑扬顿挫,点头哈腰的样子十分感动。他知道牟雨是真喜欢上了他的课,很欣慰。话说喜欢这东西就像吸铁石,不起作用的时候就是废铁一块,起作用的时候往往是双向的。江教授自然也喜欢上了这个模样帅气,态度诚恳谦和的大男孩。喜欢归喜欢,可这48分的期末考试成绩,实在不能给他合格呀,要不对别的学生太不公平。江教授有些为难,他不忍心在没搞清楚原因之前,就给那个可爱的大男孩一个48分的成绩,记入档案。无论如何,小伙子是费了好大力气专程从汉大跑来听课的。

    思索一番,江教授决定找牟雨好好谈谈。当然,要是江教授知道牟雨费那么大周折曲线救国并不是为了心爱的古代汉语,而是为了自己更心爱的女儿江晨,不知道会如何作想。

    “牟雨啊,你一个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大老远的跑到中南大学来选中文系的古代汉语呢?”

    “我……我是慕名而来的。都说您是中南大学的金字招牌。”牟雨只好把书面上的理由捧出来。

    江教授觉得这个理由站得住脚。江教授这门课确实是中南大学的王牌课程,年年综合评分名列前茅。

    牟雨一眼瞥见桌子上摆着的试卷,想起考试时的万般煎熬,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便主动老实交待:“真的很喜欢听您的课。从来没有想到过古代汉语可以讲得如此之美……可是也真没有想到,考试这么难……我平时功课很忙,还要打一份工,没有把您布置的阅读内容都看完……”牟雨说的很诚恳。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不要说这还是牟雨的肺腑之言。看他一脸真诚,满心痛苦的样子,江教授犯了愁,这该如何是好?沉吟半晌,江教授说了个法子:“你肯定不希望放一个不及格在成绩单上吧?”

    牟雨连连摇头。从未挂过科的牟雨当然不能承受这个污点。再说,有这么一个“亮红灯”的记录,下学期的奖学金肯定泡汤了,生活的压力要大好多。

    “那我给你两个选择吧。一个,我把你除名,就当你没有选过这门课,不计成绩。另一个,你下学期再来重读一遍。我在秋季的古代汉语课是面向非汉语专业的,比春季的会简单一些。你上过一遍专业课,再上一遍非专业的课应该会轻松很多。你倒不必担心内容会有重复。我每学期都会尝试一些新的讲法,加进新的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你就是大学四年连续听我的课,都不会觉得重复、枯燥。呵呵呵呵……”说到得意处,老学究不禁伸手摸摸下巴上那并不存在的胡子,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这一笑竟然同江晨的笑如出一辙。诚惶诚恐的牟雨只觉得这笑似曾相识,此时自然没有心思多想。不过他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再读一学期。其一,他实在是太喜欢江教授的课了。每次讲法都不同的话,就是多听几次也无妨啊。其二,他天生不服输,耻辱地放弃不是他的风格。不是说笨鸟先飞吗?自己基础差难道就学不好吗?偏不信这个邪。这回好了,比起下学期的同学,自己已经先学过一遍,还是专业版的,总该可以了吧?想到这里,他完全忘记了往返两校颠簸的辛苦,坚定地说:“谢谢江老师明示。我愿意再读一遍。正如您所说,多读一遍,多一份收获呢。您的课真是太值得听了。”江教授听得连连点头,满心欢喜。

    如果,牟雨选择了放弃,成为逃兵,那他给江教授留下的印象恐怕好不了。等到后来发现江教授竟然是世界上他最需要讨好的人,那就为时已晚了。艺不如人不要紧,最忌品不如人。人可以和水平上不如自己的人成为好朋友,却一定瞧不上品行上有不能接受的缺陷的人。选择复读一学期,牟雨不仅真正踏进了古代汉语之门,还因此一只脚踏进了江家的门。虽然他此时并不知晓。

    傻人傻福。很多时候与其精打细算,费尽心机,不如端正一颗心,随心所使,随遇而安。简简单单、自然而然的“笨”办法,往往倒是无往不利。

    ******

    新学期开学,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有不少好事儿砸在牟雨身上。牟雨拿到了二等奖学金;进了陈老师实验室做起了科研助手(ResearchAssistant);最令他开心的,莫过于参加了歌唱比赛,认识了江晨。另外,对他信心增长颇具影响的是,在中南大学选修的古代汉语课竟然能够听“懂”了。一年级时,牟雨听江老师讲课,感觉就像是在听演讲,听音乐。喜欢是喜欢,却没有多少能留在脑子里。到了二年级,江老师的讲课依然是海阔天空,内容果然如他所说多有变化。布置的课外阅读也减少了一大半,针对性明显加强。经过了上学期中文专业课的“洗礼”,牟雨突然一下子就悟了,懂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去年痛苦地经历了一次考试失利之后,也大致摸清了江老师考试的路数。听课的时候便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要多下功夫。换句话说牟雨从被动的填鸭,变成了主动的觅食。学习效率和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凡事大抵如此,开始时没什么头绪,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别多想,硬着头皮冲进去。进得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