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十四、神都雷霆 故人造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风卷残云,百花凋零。神都上空乌云翻腾,遮天蔽日。原本气宇轩昂、鳞次栉比的宫殿屋宇皆被笼上了一层肃杀凋敝的气息。城内开始戒严,百姓闭门不出,唯有大队重装铁甲的禁卫军人头攒动,日夜巡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京城的得失、君主的安危则是重中之重。

    朝堂之内金碧辉煌,圣则皇帝高高在上,文武百官位列两旁。她搔首弄姿地端起侍女递上来的雪莲神叶茶,妩媚地拨弄着兰花指,轻轻抿了一口后,突然大发雷霆,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摔在地上。身旁侍女吓得哭跪在地,文武百官也都纷纷下跪,两股战战,他们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只听圣则皇帝阴阳怪气地责骂道:“哼!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是谁整天说天下太平、相安无事的,简直是一派胡言!照这样下去,恐怕不日天下反贼就会冲进朕的寝宫,而后将朕悬于三尺白绫之上,到时候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狡猾万分的道恒国师连连叩首,他涕泪纵横地说道:“臣等愿意追随陛下鞍前马后,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其他人也都纷纷效法:“臣等愿意誓死效忠陛下!”

    圣则的愤怒似乎平息了一些,她走上前来亲自扶起老泪纵横的道恒,慈眉善目地说道:“还是国师忠心可鉴啊!这次错不在你,怪就怪朕心慈手软,没能彻底铲除余孽!秦箫,你不久前班师回朝,是怎么风风光光地跟朕说的?你不是说已经尽铲余孽,消灭叛党了吗,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

    “冤枉啊,陛下!”秦箫跪爬到圣则皇帝的脚前,连连叩首,前额鲜血直流,“这都是赵庆那个混蛋胡说八道!哦,不——是微臣用人不察,一时疏忽放跑了竹溪村反贼余党,还请陛下责罚!”

    “哼!责罚你有什么用?责罚你就可以挽回当下的局势吗?!你作为名将秦叔宝之后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吗,怎么现在连几个妇孺乡民都打不过?!”圣则怒气冲冲地问道。

    “陛下,如果只是几个妇孺乡民的话,末将一人前去剿灭即可。可是有个叫什么朔言的逆贼,他武艺高强、奸诈狡猾,并和姜广反贼相互勾结,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委实可恨!”秦箫一脸无辜,愤愤地说。

    皇帝不屑一顾地轻蔑道:“哼!攻打区区一个竹溪村,竟然数将殒命——像常飞、范建也就算了;可是名将之后裴啸林将军竟也血洒疆场,你秦箫难道没有罪过吗,啊?!明明是你秦箫无能,还总是怨天尤人!如果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话就趁早弃甲归田,颐养天年!”

    “不不不!陛下,末将知耻而后勇,只想待罪立功,彻底消灭反贼,还请陛下再给末将一次机会!”秦箫涕泪纵横地恳求道。

    “那好吧,朕看在你是名将秦叔宝之后的份上便饶你一回!毕竟你以前也屡建奇功,这次就姑且再相信你一次!”圣则回眸一笑,她趾高气昂地对秦箫说道:“如今全国各地狼烟四起、逆贼猖獗,河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道尤为严重。其根源正是有个名叫王子轩的逆贼写了这个——”说着,她便开始当堂宣读《讨妖后檄》,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时候,她那张严峻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当读到‘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时候,她竟然赞不绝口,连连追问此文出自何人之手。读完全文她竟然连声叹息:“宰相之不察也。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说完她又对秦箫等手下说道:“诛杀逆贼时,唯独此人可以劝降。如若此人冥顽不灵,不能为我所用,必先杀之,以绝后患!对待其他逆贼,朕绝不手下留情:朕已派鹰扬卫将军、左威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左右鹰扬大将军连同各道府地方军队一同前去剿灭各地叛党,并将御下五千禁卫军以及各路大军主力交由你秦箫全权掌管,并赋予你‘便宜行事’大权。以前朕曾经废除了‘御史监军’一职,可是如今看来朕不得不重新拾起了——朕决定此监军一职由婉儿担任......”说到这里,圣则转向美貌如花的上官婉儿,“婉儿,你是朕的心腹,不过这次朕派你随军剿灭逆贼,为秦箫出谋划策!”

    空谷幽兰、貌美绝代的上官婉儿高兴不已:“多谢陛下垂爱!”

    秦箫亦感激涕零,叩拜谢恩。

    圣则回到龙椅上接着问道:“如今国难当头,众卿家有何看法?狄阁老,你有何妙计?”

    只见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狄仁杰慢条斯理地回答道:“陛下,微臣以为当下局势皆因阳城逆贼作祟而起,只要我朝恩威并济,调兵遣将率先收复阳州,并昭告天下只抓阳州城叛党匪首几人,其余被蒙蔽的人们可以一概既往不咎。那么反贼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也便可以各个击破!”

    圣则欣然大笑:“哈哈哈!还是狄阁老最英明睿智、老谋深算,狄公最近你的身体怎么样了,别通宵达旦地操劳国事而累垮了身子啊......”

    狄仁杰受宠若惊,他惊惧万分地说道:“托陛下洪福,微臣身体近有好转。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臣等又怎能不管不顾呢?阳州逆贼气势汹汹,撰写檄文扰乱天下江山,此乃大逆不道之举!而今之计,唯有以彼之道,还施其身......来,婉儿,把你的《讨逆贼书》呈给皇上吧!”

    圣则皇帝从上官婉儿的手中接过后打开一看,开怀大笑:“哈哈哈!就按狄爱卿所说的办,今天退朝!”

    话说阳州起义军“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首创精神犹如一阵春风席卷全国各地,唤醒了许许多多沉睡在梦里而愚昧无知的人们,很多遭受迫害的忠臣良将纷纷举起义旗,大有群雄并起、直捣神都之势。而朝廷则是调兵遣将、厉兵秣马,急火流星地去扑救四面八方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们毕竟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并采取合纵连横、逐个击破的策略,再加上狄仁杰的妙计和上官婉儿的《讨逆贼书》,“火势”逐渐越来越小——原先遍布天下的大小十几支队伍如今所剩无几——有的跟风随大流,毫无目的性,又胆小怕死,很快被招安了;有的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刚刚碰上朝廷的铁甲部队便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有的队伍之间相互猜忌,又因分赃不均而相互斗殴,不等朝廷动手,自己已经元气大伤......最后只剩下阳州朔言、泗州许刚以及和州徐敬晖这三支队伍。

    而阳州城内,全民皆兵。朔言振臂一呼,顷刻间便聚集数万之众。周围数十座城池连同乡县纷纷响应,此刻阳州城已不再是一座孤立城垣了,而是由周围城池众星拱月般围绕起来的一个较为强大的割据势力。不过这也不全是阳州军民的功劳,而是阳州山高皇帝远,处于一个最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上——它在泗州的东南、和州的东北,其东面毗邻海洋;而朝廷势力位于正西的位置。所以每当朝廷欲讨伐阳州的时候,都受到许刚军和徐敬晖军的阻挡而莫能东进,鞭长莫及;而阳州北面有淮水阻隔,南面正好是长江天险。这样一来,即便朝廷好几次想水路并进讨伐阳州都无功而返,所以这给阳州势力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

    但偏安一隅绝对不可取,阳州城内的军机要臣们也懂得“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他们又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