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五六章 台上台下的交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巴列维,最令霍梅尼愤怒的就是巴列维毫无顾忌地引进了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大肆践踏伊斯兰的教义,而现在,革命政斧一个最大的困扰就是把伊朗人民带回伊斯兰教义规定的世界里。

    仅仅为了妇女重现戴上头巾,就让成千上万的妇女走上了街头示威。

    共和国初建,一切都千头万绪,夏宫彻夜灯火通明。大会议室里,最高领袖霍梅尼正在主持会议。

    晚上十点四十七分,一个工作人员进了会议室。到了革命卫队司令德内塔将军身边低声说了两句,然后又悄悄退了出去。

    等到工作人员出去了,德内塔将军面对霍梅尼,道:“大人,真让中国朋友说对了,美国人果然来了。”

    沉默片刻,霍梅尼道:“那就按计划做吧。”

    德内塔将军站起身来,抬手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出了会议室。

    ――――

    美国人将会如何应对人质危机?

    这是一个课题。

    人质危机一爆发,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成立了五个课题小组。

    第四小组,空军上校刘子聪领衔的这个小组认为美国极可能派出特种兵潜入伊朗,营救人质。

    第四小组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他们确定了三套美国人可能采取的行动计划。

    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七曰,刘子聪以大使馆武官的身份到了伊朗。

    在巴列维时代,中国和伊朗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对此都不感兴趣。

    伊斯兰革命爆发,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尤其是江山桥在美国开过记者会之后,中国和伊朗不仅建立了外交关系,更迅速成了最亲密的盟友。

    当刘子聪向伊朗革命卫队司令德内塔将军提出美国可能派人来解救人质,德内塔将军根本不信。

    刘子聪没有强辩,他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说服了德内塔将军。

    如果美国人果真要采取这种营救行动,直升机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使用直升机,就可以推断出美国人采取行动大致的时间。

    四月下旬是美国采取行动最有可能的时间,若再推迟行动,天气转热,黑夜缩短,将不利于直升机的飞行和秘密行动。

    既没多长时间,对付小股部队也不需要动用多大的力量,就当是给中国盟友一个面子,德内塔将军也会同意按照刘子聪的计划行事。

    刘子聪提出了三个美国人可能采取的行动计划,其中之一是从东部潜入伊朗。

    伊朗的西部是沙特、也门和阿曼,美国有好几处秘密军事基地,从西部潜入伊朗很方便,但伊朗对西部的监视一定很严,从西部潜入容易暴露,而东部依次是苏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如果从东部潜入伊朗,被发现的机会就会小得多。

    三个预判的方案中,刘子聪的重点就是东部,而事实证明,刘子聪是正确的。

    为了监视东部,秘密监视点不仅设在了伊朗境内,在巴基斯坦境内也有几处,所以,从阿拉伯海里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直升机进入巴基斯坦不久就被发现了。

    消息传到了伊朗境内的监视点,等到美国的直升机从东北潜入伊朗,根本就无所遁形。

    ――――

    晚上,十点三十七分,第一架c-130军用运输机偷偷地降落在卡维尔沙漠的盐碱地上。

    这里光秃秃的,到处铺满了细沙,飞机是沿着临时在地面上标出的跑道降落的。

    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看中了这块坚硬的盐碱地面,它能够承受住满载油料和人员的六十吨重的军用运输机。

    c-130军用运输机总共六架,是从中东一个秘密基地里起飞的,这六架运输机里满载汽油、突击队员和武器装备,穿过红海,绕过阿拉伯半岛,然后潜入伊朗。

    为了避免被雷达发现,在长途飞行中,尤其是在进入伊朗领空以后,采用离地面三十米的超低空飞行。

    卡维尔沙漠的盐碱地处于伊朗中部,距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东南约三百公里。

    运输机安全降落之后,一群身穿伪装服的“蓝光”突击队员从飞机上走了下来。

    这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是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威思。

    查尔斯?贝克威思身材高大,十分精明强干,他是一位秘密作战的行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特殊的战斗”。

    贝克威思走下飞机之后,抬头望了望夜空。

    沙漠地区的夜空显得格外沉寂,周围弥漫着淡淡的薄雾,虽然已是四月末,但这里的空气依旧冷嗖嗖的。

    突击队员都是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老兵,虽然这里天高地阔,极其荒凉,但一下飞机,依旧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突然,北边一百多米远的简易公路上,出现了一辆公共汽车,直向飞机驶来。

    贝克威思大急,大声命令道:“快!快把它拦住!”

    “哒哒哒哒……”突击队员朝汽车的上方和地面猛开了一阵火,汽车吓得停了下来。

    突击队员上去检查,发现车里一共有四十四名大人和小孩,还好,没有人受伤。

    为防止这些伊朗人走漏消息,他们被看管起来。

    寂静的沙漠地区并不安静,不一会儿,远处又驶来一辆载油大卡车和一辆轻型卡车,突击队员又向油车的车灯开了火,但却引起了油车爆炸起火,而且,后面的微型卡车反应够快,趁机跑了。

    贝克威思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飞机着陆后还不到三十分钟,就出了这么多的麻烦,这真是出人意料。

    当初选定这个地点做为第一站是经过仔细侦察的,特别是还动用了侦察卫星摄影。

    这里虽然有一条简易公路,但交通很不发达,附近仅有的一座中等城镇,也因大地震以后,已基本没有人烟存在,所以晚上应该是很清静的。

    可是,事情偏偏这么巧,在飞机降落后很短的时间内,却来了三辆车,结果还让一辆车逃跑了。

    太不顺利了,幸好是在深夜,也许逃跑的人并没有看清美国的飞机,也猜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午夜十二点,其他五架运输机全部到达卡维尔沙漠的第一站,安全降落。

    突击队员们紧张地从飞机上往下卸东西,准备转移到即将飞来的直升机上,但是,预定在十二点到达这里的十六架海马直升机,却毫无踪影。

    贝克威思上校焦急地来回走动,他一向讲求效率,绝不容忍拖拉和松懈,时间一到,他马上与坐镇在中东秘密基地的上级指挥官联系。

    无线电话是由加以伪装的电子设备发出的,不怕偷听,听对方说,十六架直升机已按时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正向卡维尔沙漠飞来,也许是中途遇到麻烦,因此耽误了集合时间。

    没办法,贝克威思只好继续耐心等待。

    四十分钟后,一个直升机编队总算到了;随后,又过了一个小时,其他的直升机也都到了。

    直升机比预定的时间晚到了一个多小时,是因为途中遇到了沙暴。

    海马直升机本来是海上布雷和扫雷用的,这次为营救人质,专门进行了改装,增加了油箱容积,还配备了夜航装置。

    夜晚飞行时,新安装的红外装置将对飞机前方进行扫描,能在黑夜里为飞行员提供前下方地面上清楚的影象,这对于在伊朗山区超低空夜航十分有利。

    但是,即便有这些先进设备,遇到沙暴也无能为力。

    沙暴是沙漠地区最常见最恶劣的天气之一。

    沙暴袭来的时候,远远看去,漫天黄沙飞腾,并迅速扩散蔓延,就像一堵铺天盖地、巨大无比的沙土墙一样席卷而来,它所到之处,飞沙走石,曰月无光,沙粒打得人睁不开眼,有时连十几米以外的地方都看不清。

    不用说,飞机遇上这样的天气是十分危险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