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〇六章 王淦昌和原子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瑞雪飘飘,一辆马车驶进了韩园。

    韩园就是团河行宫,韩立洪把名字改了。

    “韩园”这个名字不是随便改的,而是有很强烈的政治意涵,它再一次强调了韩立洪的政治立场,他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维护者和实践者,和[***]的政治主张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一点,对很多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原本支持蒋介石的那些人。

    对这些人而言,[***]是不共戴天的,是根本不可以合作的,而韩立洪和黑神军,不管某些具体的政策如何激烈,但他们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合作的。

    现在的燕京变成了一块磁力越来越强的磁石,吸引着全中国各种各样的有钱人和有本事有想法的人,尤其是那些对文化有所追求的人。

    燕京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脱变成富人之城,真正成了寸土寸金之地,房价是正常年景的二十倍不止,而且上升的劲头依然强劲。

    燕京城里的不少老百姓都把房子卖了,搬到其他城市当富翁去了。如今,还留在京城的普通百姓都是有手艺的,可以赚到足够钱的人家,比如特色小吃。

    京城里什么都贵,这儿的凉水不是贵三分,而是贵三倍。

    居大不易,古往今来,没有燕京城更适合这三个字了。

    京城里的物价飞涨,但对周边其他地方的物价基本影响不大,实际上,京城里的物价贵不是贵别的,贵的是地,再说白点,就是身份。

    比如,不讲究身份的老百姓,想要便宜,那就受点累,去燕京城以外的地方去买。

    当然,京城的东西贵那是真贵,但好也是真好,绝对都是顶级的。不过,缺德也就缺德在这儿,京城里就没有不好的东西,次一点的都没有。

    “居大不易”自然是韩立洪授意卢文昭一手搞出来的,他这么做,既是宰肥羊,更是加大京城的吸引力。

    大有钱的不在乎这点花费,真有本事又没那么有钱的,不管在不在政斧体系内做事儿,政斧都给待遇,分出三六九等,本事越大,过的就越舒服。

    这不仅是钱,更是荣耀。

    所以,现在的燕京城里住的主要是三类人,一类是大有钱的,一类是有本事的,最后一类是给大有钱和有本事的提供各种服务的人,这包括政斧体系里的人。

    这样的燕京城自然是享受之地,别说乞丐了,杂七杂八的也都不见了,所有的店铺买卖都是给富人服务的,治安那更是好的没话说,一个金元宝掉地上都没人捡。

    京城,成了中国人的梦想之地。

    大街上,跑的不是外国产的轿车,而是中国传统的马车,京城的生活是超慢节奏的,不需要汽车的速度。

    现在,在新建的保定,最大规模的工厂不是别的,就是生产这种马车的,一辆顶级的马车比一辆美国产的庞蒂克轿车都贵。

    燕京城是一座纯粹享受型的城市,而且是绝对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心理的城市,这使得很多初到燕京城的人,都感觉京城跨越了满清,似乎是直接从明朝鼎盛时期过来的。

    燕京城,迷人极了,但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样的燕京城既是韩立洪可劲搂钱的温柔大耙子,更是重建民族传统自信的利器。

    文化这种东西,尤其是艺术,说穿了,都是那些闲的蛋疼的人弄出来的玩意,是那些生活极度闲适的人的高雅品位。

    所以,尽管时间还不长,但聚集了整个中国的精华,燕京城的人文气息极度浓厚。

    面对这样的燕京城,不要说是现在的西方,就是六七十年后的西方,那也是垃圾。

    那些从上海,或是留洋回来的时尚一派,到了京城,很快就会觉得自己变成了可笑的土鳖。

    在京城,穿西服打领带,小头抹得倍亮,这都没什么,但若和中国人说话拽洋文,或是动不动就洋人如何,那立马就成小丑了。

    这是强势文化的心理自信。

    上一世,曾经有人说过,什么时候小孩子要学乐器,父母让孩子学的不是钢琴,而是二胡的时候,那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韩立洪原本以为这很难,但他没想到,竟是出乎意料的容易,而且,在文化自信回归的同时,也没有矫枉过正的毛病,没有出现固步自封,贬低西方文化的现象。

    当然,个别的不是没有,但那远那不是主流。

    马车里的客人是王淦昌。

    老实说,韩立洪对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恭敬都很有限,但对王淦昌这些科学家,那绝对是没说的,他们很多人来韩园不需预约,随时都可以。

    至于待遇什么的,根本不用提。

    对王淦昌这些人,韩立洪就好像是亏欠了儿女的父母,有一种很强烈的补偿的心理。

    王淦昌很年轻,只比韩立洪大几岁,他们早就成了朋友。

    韩立洪一直再等王淦昌来,但他不知道要等多久。王淦昌就是王淦昌,没让他久等。

    王淦昌来韩园,韩立洪从不迎接,两人都很随意,朋友之间的那种随意。

    坐下之后,王淦昌没说话,他从皮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放到了桌子上,然后神色郑重地道:“立洪,我有一个建议,我认为我们应该着手研究原子武器。”

    韩立洪心里点了点头,他一直在收集外国的学术报告送给相关领域的人,王淦昌虽然年轻,却是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所以他把相关的学术报告都送给了王淦昌。

    一九三九年初,德国化学家哈恩和物理化学家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

    从欧洲迁来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八月中旬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

    九月初,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他的合作者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

    爱因斯坦向美国政斧建议研制原子弹,这自然是绝密,韩立洪没有把这个消息透露给王淦昌,他给王淦昌的都是纯理论的资料。

    当然,如果王淦昌超过了时间没有意识到原子弹的重要姓,那时,他就会拿这条消息请教王淦昌的。

    跟王淦昌谈了一会儿,韩立洪道:“我同意你的计划,而且给你所能给你的一切条件,但是,这是绝密中的绝密。”

    点了点头,王淦昌道:“我明白。”

    韩立洪道:“至少十年,你要隐姓埋名。”

    王淦昌道:“如果原子弹研究成功,我们国家就再不会受洋人欺侮了,别说十年,就是一辈子也没关系!”

    王淦昌说的斩钉截铁,韩立洪握住王淦昌的手,动情地道:“淦昌兄,那就拜托了!”

    ――――在上一世的历史上,在一九三九年的五月到九月,在远东,在蒙古高原上,曾爆发过一次默默无闻却影响极其深远而重大的战役。

    这个时期的曰本人,极度的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一路得瑟,就没他小鬼子不敢招惹的主儿。

    迅速征服中国的牛皮已经彻底吹破,深陷泥潭之际,对苏俄这个大个子,曰本这个小不点空出一拳,虚踢一腿,一路穷得瑟,最后,被苏军揍了个鼻青脸肿。

    这就是诺门罕战役。

    这一次,曰本人彻底被老毛子打怕了,熄了北进之心,两年后偷袭了珍珠港,招惹了一个更不该去招惹的大家伙。

    因为他,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曰本人被他很虐之后,变得理智了些。

    诺门罕战役的影响之所以深远而重大,是因为在德国入侵之后,斯大林判断曰本不会进攻他们,所以,在远东抽调了二十个师的兵力回欧洲参战。

    还有,诺门罕战役是苏军的天才统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